秋风起,蟹脚痒,正是食蟹好时节,洪泽湖畔也迎来了“蟹”的丰收。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聚焦富民强农,从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新定位”出发,走生态养殖创新发展之路,让更多新鲜健康安全优质的大螃蟹走上百姓的“餐桌”,带领更多老百姓走上致富新坦途。
好生态好技术,养出优质大螃蟹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盱眙县丰富的水域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环境为螃蟹养殖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近年来,盱眙县出台《盱眙县生态碧水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污水治理、生态活水、生态湿地、幸福河湖、绿色产业、综合整治“六大工程”,引领水环境提质增效,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守住“生态本底”。
“要想螃蟹养得好,选种投放、水草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等养殖技术都很重要。”已经从事螃蟹养殖6年的“80后”养殖户边磊说道。
在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盱眙县引进“智慧螃蟹”养殖系统,应用数字物联网技术,帮助农户实时监测蟹塘水质情况、远程操控增氧等设备。前沿科技的加持,实现蟹农从靠天养蟹到数据养蟹的转变,极大提高了螃蟹的品质和产量。
新思维新营销,老蟹农变身“新农人”
在盱眙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对刚刚捕捞上来的“诺亚1号”中华绒螯蟹进行分拣、过秤、包装、冷藏。为了让消费者尝到更新鲜的螃蟹,当地螃蟹经销户兴建冷库,发展冷链物流,尽可能延长螃蟹的保鲜期和销售半径。绿色、生态、新鲜的标签迎合时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成为盱眙螃蟹勇闯市场的一大优势。
乘着电商直播的东风,蟹农们纷纷开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的直播号,在蟹塘边、加工车间等地架起直播设备,一只只“个大、体肥、膏腴”的盱眙螃蟹从“深藏闺阁”走向五湖四海,从洪泽湖畔“飞入寻常百姓家”。借助中国(盱眙)渔业产品展销会、农民丰收节等节点,“小螃蟹”对接更多、更大企业,获得更深层次、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搭台子唱大戏,“蟹”手共迈致富路
每到金秋时节,洪泽湖水产品交易市场总是热闹非凡,大量外地客商在这里抢“新鲜”、争货源,每年带动周边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增收约5万元—35万元,解决本地低收入户就业200多人。管仲镇引进的盱眙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河西片区开发养殖水面4800余亩,亩均收益达6000余元,带动6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盱眙县将螃蟹养殖、虾稻共生等特色农业与共同富裕相结合,探索“互联网+”“高校+农业”“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打造水产交易市场、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组织养殖大户进行交叉式实地观摩学习、互动式技术交流,为蟹农们搭台子、出点子、解扣子,推动农业产业层次和富民效应“双提升”。(胡晶晶)